Navigation menu
9月1日,为期3天的2024中国欧洲葡萄酒与白酒国际贸易博览会在河北廊坊国际会展中心闭幕。此次活动以“促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为主题,汇聚国际和国内产区名酒、品酒师、酒庄庄主及商家、餐饮酒店行业专家。此次博览会旨在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葡萄酒与白酒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国际酒业的交流盛会,期间“中欧一带一路葡萄酒与烈酒展览馆”正式揭牌,促进国际酒行业深入交流与合作。
最近一段时间,白酒行业的困难,大家已经有目共睹。
但各位可能没有注意的是,一旁的葡萄酒,其实早几年就已经住进了ICU重症病房。
曾经的它们,被认为是高端洋气上档次,增长极为迅速,但最近十年,不论国内产量还是国外进口,葡萄酒都是跌跌不休,一路下坠。
2023年,国内红酒最大巨头张裕总营收43.85亿,而茅台总营收是1505亿,青岛啤酒也有339亿。
而同期全国红酒总销售额为90.9亿,白酒7563亿,前者仅为后者的1.2%,而整个酿酒行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一万亿,红酒占比还不到1%。
葡萄酒为什么会如此拉跨?
其实,中国葡萄酒曾经也有过一段爆发式增长,当时的一个重要契机是中国加入了WTO。
加入WTO之前,我国葡萄酒进口关税为65%,再加上消费税和增值税,综合税率一度高达150%。
之后关税一路下调,2004年初,洋酒税率统一从44.6%大调至 14%,这就带来了葡萄酒行业的全面降价,有的品牌甚至直接降价了三成。
普遍降价刺激了市场需求,中国葡萄酒销量从此一路走高,从2000年到2016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从42.5亿增长到了464.54亿,翻了10倍还不止。